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經驗 自主·合作·探究

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經驗 自主·合作·探究

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經驗  自主·合作·探究

本學期,我們接觸到一門新課程——《品德與社會》。翻開教科書,第一感覺是漂亮、新穎。經過一段時間的教研教學,我們發(fā)現這門課程有著較強的綜合性、思想性、開放性、社會性和實踐性。

說它具有綜合性,是指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,而是整合了品德、地理、歷史、社會等學科的內容。例如,它既要求學生懂得愛父母、愛學校、愛學習、愛護公物、遵守規(guī)則等道理,又要求學生認識農村社區(qū)與城市社區(qū)的不同特色,還要求學生了解我國不同地區(qū)的學校以及不同時期的學校等基本的地理、歷史知識。

說它具有思想性,是指它作為小學德育的一門課程,讓學生在學習社會知識的過程中由低到高、由淺入深接受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、社會主義及社會生活準則的教育。

說它具有開放性,是指它的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課堂,而是體現為課前、課中、課后,校內外連續(xù)、完整的活動過程。課前,學生要進行調查,收集、篩選、整理信息;課中,學生要進行討論交流,在老師的指導下掌握相應的行為方式;課后,學生要把學到的知識、信息和道理運用于社會實踐和日常生活中。在校內,學生可向老師請教,與同學交流;在校外,學生可向父母長輩請教,從書籍、互聯(lián)網中了解。這樣,使學生能從多角度獲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體驗,在現有生活范圍內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。

說它具有社會性,是指它以社會發(fā)展的基本需要為基點,幫助學生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系,促進人的個體社會化。說它具有實踐性,是指這門學科有關知識的獲取與運用均離不開社會實踐。

正因為這門課程所具有的這些特性,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這六個字。

一、自主

教學實踐證明,教學方式、學習方式單一化,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創(chuàng)造性的發(fā)展,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的匱乏。只有倡導和實施學生主動參與、樂于探究、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,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,通過自主學習得到主動的發(fā)展。

回憶以前的思想品德課,老師一幅圖一幅圖地講,學生一幅圖一幅圖地看,老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,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,學生被動地接受應該如何做,不應該如何做,顯得枯燥而缺乏說服力。而現在的品德與社會課,則是以兒童所熟悉的生活為教學的基本內容,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中,學會做人和做事。

為了給課堂帶來鮮活的知識和無限的生機,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、組織者轉變,把“挖掘”資料的主動權授予學生,發(fā)動他們搜尋學習資源,從自己的世界出發(fā),以自己的眼發(fā)現、自己的手找尋、自己的腦辨析,從而真正擺脫教材和教師的束縛,自主地擁有一片廣闊的學習空間。在課堂教學中,應鼓勵學生發(fā)表看法,提出自己的見解,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。例如,在《我愛我的家》一課的學習中,學生在課前向父母了解了家人辛勤養(yǎng)育自己的故事,找尋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和實物。在課堂上,學生向大家展示了這些照片和實物,講了這些感人的故事。從這些親身感受中,學生自然而然了解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愛,得出我們也要愛父母長輩。

二、合作

在現代生活中,交流與合作是現代人必備的能力。在教學中,我們就應該注意培養(yǎng)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,傾聽他人的意見,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的能力。品德與社會課程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學習的機會。例如,在了解我國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時期、不同類型的學校,學生自由組合成三個合作學習小組,由組長帶領各位組員收集、選擇、處理資料,并進行交流、匯報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,學生把自己和組內同學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、篩選,取長補短,并設計了講解、展示、表演等匯報形式,效果就比個體學習要好得多。

三、探究

對于生活在21世紀的新一代、將在中國土地上實現現代化的未來建設者來說,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、獲取新知識的能力、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,都是基本的至關重要的“看家本領”。因此,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,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,共同探究學習主題,不斷豐富和發(fā)展學生的生活經驗,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,形成符合社會規(guī)范的價值觀;要創(chuàng)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,體驗社會生活,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,獲得經驗,逐步提高認識社會、參與社會、適應社會的能力。

品德與社會課程中,探究學習無處不在。如讓學生從自身經驗出發(fā),探究如何珍惜時間,做學習的主人;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探究規(guī)則有什么用,自己給自己定規(guī)則;讓學生通過調查體驗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同角色,并討論如何當好自己的角色。

總之,學生是學習的主體。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,我們要創(chuàng)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,讓學生在自主、合作活動中探究,在探究中發(fā)現和解決問題,促進學生生動、活潑、主動的發(fā)展。